



2010年3月,8间“胶囊式”公寓出现在海淀区六郎庄的一栋出租房内,它们的设计者黄日新是一位78岁的老人,他说,设计建造这些公寓不为*,只为找出解决毕业生过渡性住房的办法。黄日新是2009年在报纸上偶然看到日本的“胶囊旅馆”后,萌发了自己建造“胶囊公寓”的想法。他表示建造这样的公寓不为*,只想找到一种解决刚毕业大学生过渡房问题的办法。六郎庄胶囊公寓每间长2.4米、宽0.72米,里面只容一张单人床,床头可当凳子,在一个小隔板上上网。房内有灯、插头、电视插口和宽带口,电磁炉、锅灶。租金200~250元/月。仅能容纳一人,可躺、可坐、可看电视、上网,一间这样“五脏俱全”的青年公寓面积却不到两平方米。
回复 赞(0)
由于“胶囊公寓”合理科学的利用了有效空间,降低了这种公寓的*及运营成本,使商家在得到丰厚利润回报的同时,给消费者提供了只相当于正常酒店三分之一价格的住宿。对于*初期,事业非稳定期的年轻人而言,这种“外包”部分生活责任的方法既能让人没有合租居民楼中事必躬亲的“麻烦”,又能用很少的*获得一个相对稳定舒适、安全的住所。也是低收入旅游者、公差、环保人士的理想住所。
回复 赞(0)
我的回答
齐装网APP
微信公众号
设计报价在线咨询
设计报价客服
专业设计报价团队,历时三年的数据分析,根据上百万条案例数据分析,为您打造最适宜的设计报价方案
请输入您的问题或截图
齐装网APP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