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问答 > 家居产品 > 家用电器 > 正文

4份价值万元2025年设计与报价方案

装修开工必须吉利!10秒测算您的装修吉日

求大家解释微单全幅和半幅的区别是什么?

  • 提问者:加斯帕德
  • 地点: -
  • 浏览次数:7863
  • 提问时间:2017-07-11 11:04:42

  • 我要回答
已有回答(3条)
  • 微单全画幅和单反全画幅 区别就是 微单没有五棱镜做为反光镜,而是用电子反光板 代替;还有就是微单 体积小,少,电池不耐用.

    回复  赞(0

  • 您好,河南国聚装饰为您解答:
    有以下字母标识的为APS-C非全画幅专用:
    尼康和图丽的DX
    佳能的EF-S
    索尼的DT
    宾得的DA
    适马的DC
    腾龙的DI Ⅱ
    凡完全型号标识中,没有上述字样的,均可在全画幅相机使用,当然也可以在非全幅中使用
   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

    回复  赞(0

  • 你好,想购买单反的朋友肯定看到过全幅和半幅的讨论,那究竟全幅和半幅指的是什么呢?
    我们知道,目前的数码单反相机,从光学原理上来说和传统胶片单反还是一样的,只是将原来的感光部分的胶片换成了电子感光元件CMOS或者CCD。
    全幅和半幅指的就是电子感光元件(CMOS/CCD)的尺寸。
    全幅的电子感光元件的尺寸和传统135胶片一样大,也就是24×36mm。
    半幅的尺寸约为23.7×15.6mm,或称之为APS-C画幅。
    从表面上来看,两者就是感光元件尺寸的不同,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,全幅和半幅具体区别在哪里?
    1.价格上,半幅有明显优势;
    2.尺寸重量上,半幅更轻便,也有明显的优势;
    3.镜头群上,两者各用不同镜头群,谈不上哪个更有优势,如果一定要说优势,我觉得还是半幅略有优势,因为半幅的机身半幅镜头全幅镜头都可以用,而全幅的机身只能用全幅的镜头;
    4.景深上,全幅相机的景深更浅。由于我们平时既需要大景深,也需要浅景深,所以这点而言,也很难说孰优孰劣;
    5.在画质上,全幅具有一定的优势。具体细看一下这个优势,首先是大幅打印时细节的优势,这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并无太大意义,因为我们平时极少打印30寸以上的照片细看,而打印普通照片或者在电脑上看,两者很难看出区别。其次是更好的高感画质。高感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对拍清晰照片非常有帮助,例如拍剧院表演、婚礼舞台等,以及拍体育运动,如篮球、赛车等。如果我们不是专业的体育摄影人员,如果我们也不是靠婚礼摄影或者舞台摄影吃饭的,那么平时旅游、聚会、人像等大部分的照片还是用低感光拍摄的。
    人都有对“更快、更好、更高”的追求,这无可厚非。如果达到这样的目标是没有代价的,我们当然不会拒绝;如果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,就需要恰当的权衡。不花钱的东西人人都会白拿,要花钱买的东西就需要好好地考虑一下,生活的常识同样适用于对现在的话题。
    结论:除非你对高感画质有急切的需求并愿意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,不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,半幅相机已经足够。
    有人看了很多资料,可能会问,虽然全幅贵,但是全幅不是以后主流的方向吗?
    我想说,今后的主流方向不会是全幅,而是小型化的相机。
    总体上看,相机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小型化的过程,现在广泛应用的135系统是更大的120系统被革命后的产物。随便看一眼大家手中“好一点”的器材,不难发现,小型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。就胶片系统而言,也在进行着小型化的努力,APS就是其努力的结果。如果不是数码大潮的冲击,APS在今天或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。
    数码系统的发展轨迹却似乎是相反的,从小体积起步,然后努力向大发展,在许多人眼中,“全幅”似乎是近一时期的目标。这似乎与小型化的追求背道而驰,却也不难理解:初期因为技术的局限,CCD实在是太小了,许多指标无法满足基本的需求,CCD的大型化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。随着电子感光元件和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,半幅的相机的画质已经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越普通消费者的需求,继续发展全幅,就像对高像素的盲目追求一样,仅仅是对市场误解的一种迎合。
    2007年尼康推出全幅相机D3,当大家看到D3拍的教堂内婚礼样片的时候,大家不约而同的感叹:原来ISO3200也是可以用的!D3将大家对相机高感画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认知。很多朋友也因此对全幅画质产生了崇拜甚至痴迷的态度。但是仅仅时隔三年,2010年,尼康推出的半幅相机D7000高感画质就已经接近D3,而低感画质更是超越了D3。飞速发展的技术不断的冲击着我们思维世界里的条条框框,大家在兴奋之余,没有想过一个问题,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高的可用ISO?
    我曾经做过实验,ISO3200的情况下,如果有2.8的光圈,那么基本人眼可以看得到的光线都可以手持拍下来了--这是一个伟大的质变点,也就是说,如果相机的高感画质在ISO3200下可以用,那么我们如果平时不是特别苛求画质的话,都可以不用带着三脚架了!以此推断,如果ISO6400也可用,手持拍夜景会很轻松,如果ISO12800也可以用,那么即便上狗头依然可以手持拍夜景,而ISO12800以上,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意义就不大了。因此,将相机的可用ISO提高到3200~12800的范围里,大家还是愿意为其踊跃买单的,但是过了12800,系统的瓶颈已经消除,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更需要的是一个更小,更轻便的相机。按目前相机系统的发展速度,要实现这样的画质性能也并非天方夜谭,相信并不需要太久时间,我们就会看到这样的半幅相机,到时候,我们还会坚持追求指标更高的全幅,还是选择更便宜,轻便,灵巧的半幅相机呢?
    2010是微单和单电相机让索尼大出风头的一年,越来越多的朋友初次购买开始选择更为小巧的微单和单电,虽然这类产品才刚刚上市不久,即便他们还很不成熟,还有那样这样的缺点,但是他们已经像世人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,也代表了小型化相机未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。在我看来,由于数码感光元件的潜力比胶片要大,所以半幅的相机应该可以完全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了,今后的相机的发展方向,无反光板的半幅相机依然会是比较主流的产品,因为它可以满足人们对高ISO,对画质的需求,另一条可能更为主流的产品线应该是尼康新推出的2.7X左右画幅的可换镜头小相机,因为它满足了另外一个质变点:装上镜头可以放口袋里。至于全幅,今后会像以前的中画幅,大画幅相机一样,只由少数对大画幅输出,或者是极高的ISO画质有特殊需求的朋友使用的小众产品。
    全幅系统应该在未来几年受到一定的追捧,某些有全幅情结的人可以得到相当程度上的满足,但他们很快将发现自己手中的大家伙并没有特别的优势,别人手中的APS或2.0X系统照样能拍出相同甚至更好的片子(器材条件相近的时候,技术水平的差别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),这时候再主动地抛弃“全幅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话说得有些*,但过分追求器材的人往往不会有太高的水平,这种推论也算是合理的。人人都希望娶一个美女做老婆,但真正娶回家之后却发现并非完全是自己期望的结果,甚至还可能离了之后再娶一个不漂亮的。追求是一回事,追求到手之后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    回复  赞(5

我的回答

答案不满意?问问下面的专业人士

  • 南京凯典装饰

    南京雨花台区

    已有58位业主点评过该公司

    向TA咨询
  • 芜湖简构装饰

    芜湖镜湖区

    已有0位业主点评过该公司

    向TA咨询
  • 今朝装饰

    太原迎泽区

    已有127位业主点评过该公司

    向TA咨询
相关问题
  • 热门城市
  • 装修效果图
  • 房产知识

擅长解决该问题的企业

芜湖鹏晨装饰

芜湖镜湖区

已有1400位业主点评过该公司

向TA咨询

武汉拜斯达装饰

武汉汉阳区

已有459位业主点评过该公司

向TA咨询

宏达装饰

安庆迎江区

已有187位业主点评过该公司

向TA咨询
我家装修要花多少钱?
挤干水分 报价更准确
我已阅读并同意齐装网的 《免责声明》 《通讯授权服务》

齐装网APP

微信公众号

×

设计报价在线咨询

设计报价客服

专业设计报价团队,历时三年的数据分析,根据上百万条案例数据分析,为您打造最适宜的设计报价方案

您好,您已进入设计报价专线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?
你好,我想知道报价怎么操作?

请输入您的问题或截图

发送
客服在线
  • 设计报价
  • 装修服务
  • 家居建材
  • 工程质检
  • 商务合作
  • 投诉反馈
计算报价
二维码

齐装网APP

微信公众号

回到顶部
广告区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