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保障房质量情况差的原因是怎么样的?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?
造成保障房质量差的原因之一,在于低成本建设中的“跑冒滴漏”。此前的一份数据显示,2011年准备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,是按照每套住房60平方米的面积计算的,住建部计算总投入需要1.3万亿元,折合每平方米的成本仅为2166元。而这样的成本,包含了税费、土地成本和*成本等。低成本投入,让不少参与企业仅能获得微薄利润,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。有业内人士就直言,保障房建设利润偏低,企业缺乏建设的积极性,容易出现预算不足、投入过低情况。此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报的检查情况显示,部分保障性住房质量情况堪忧,其中,建筑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成为本次督查中发现的重要问题之一。这也是为什么广西曾出现“瘦身钢筋”的问题。
另一个原因是,短时间内要求完成任务,这容易造成赶工期、求速度的结果。保障房建设任务繁重,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,不少项目不排除匆忙上马的可能,甚至有业内人士说“边开工边办手续”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工程管理制度缺乏、监理人员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,带来的结果就是,只顾眼前、不及长远,只重速度、不顾质量。
回复 赞(0)
就以青海为例,*主要的原因就是抢工期了。在青海,有3个月寒冬不能施工。由于施工量大,时间紧,所有6家施工单位的思路都是,先干到封顶后再进行修整,发现蜂窝、麻面、露筋等施工通病后,没有及时处理,留下了质量隐患;投入不足。康川新城的每平方米造价为1080元,这是合同定死的。进场施工后,遭遇通胀因素和建材涨价,施工单位不愿再投入成本确保质量,只得偷工减料。施工企业当然难咎其责,但建设单位同样有责任。用买萝卜的钱,怎么能买来牛肉;用工把关。近年来,西宁、玉树重建开工建设项目增多,合格的建筑工人在市场上十分紧俏,工量大、用人缺,导致一些没手艺、没经验的人也混入其中;工程监理不到位。浙江建工及扬州五建两个标段62栋楼,由国有企业——青海工程监理公司负责监理。总监韩工称,近两年青海建设项目激增,而本省工程技术人员奇缺,监理单位招用的人员以学生居多,缺乏管理经验。当然,监理人员责任心问题是不能回避的。
回复 赞(0)
我的回答
答案不满意?问问下面的专业人士
齐装网APP
微信公众号
设计报价在线咨询
设计报价客服
专业设计报价团队,历时三年的数据分析,根据上百万条案例数据分析,为您打造最适宜的设计报价方案
请输入您的问题或截图
齐装网APP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