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鱼腥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性喜温暖湿润环境,能在各种土壤中生长,以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土(或沙质壤土)生长*为旺盛,怕霜冻,不耐干旱和水涝,耐阴性强。由于过度采集,目前蕺菜野生资源破坏严重,为了保护野生资源,应积极开发利用和进行人工家化引种栽培。
鱼腥草常采用地下茎(长约6—10厘米)或带根的壮苗繁殖栽培,一年四季均可进行,冬季和早春应注意防冻保温,夏季和初秋应注意遮阳保湿。
种植鱼腥草应选择有自然遮阴(半阴半阳)、排灌方便、土壤疏松肥沃、湿润保水的田块栽培。前茬作物收获后,翻土深25—30厘米,每亩撒施腐熟肥5000—6000公斤、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、饼肥40—50公斤作基肥,耕细耙平土壤后,做成畦面宽约150厘米的高畦或平畦,在畦面按行株距30—40×8—10厘米埋栽种茎(地下茎)或定植壮苗。也可采用高垄栽培,垄面宽40厘米左右,每垄埋栽种茎(或栽植壮苗)2行,行株距25—30×5—8厘米。
在定植后,干旱季节应适时浇灌水,雨季应及时排水,忌田间长时间积水。栽植半个月后,每隔2周左右浇施一次稀薄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沼气发酵肥料和适量磷、钾化肥。田间杂草应及时清除,适时进行浅中耕松土,结合松土在株行距间撒施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料。
鱼腥草还可与辣椒、茄子、番茄、菜豆、玉米、甘蔗、烟草等作物套种,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栽培,或选用花盆、面盆、桶、缸等容器栽培。
鱼腥草定植后,苗高8—10厘米时就可以开始采摘嫩茎叶,以后每隔10—20天采收一次。采摘的嫩茎叶可以趁鲜上市,也可以晒干后上市。地下茎在定植半年以后,即可根据市场需要适时采挖,洗净后除去杂质,趁鲜上市或用于淹渍加工。留作种用的地下茎可随用随采。鱼腥草全草可供*用,随时可采收,洗净后晒干贮藏或上市销售。
回复 赞(0)
鱼腥草,别名菹菜,根、茎、叶有鱼腥味,故名鱼腥草。据测定,鱼腥草含粗 蛋白质2%、粗脂肪0.4%、多糖类6%、钙0.07%、磷0.053%、挥发油0.12%-0.15%,还含有蕺菜碱。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、利尿消肿和化食等功效,可治疗多种疾病。鱼腥草可作菜食用,营养丰富;还可加工成鱼腥草茶、酒、汽水等保健饮料和食品,很有开发前景。
鱼腥草喜温暖阴湿环境,怕干旱,较耐寒,在-15℃以下仍可越冬。4-5月开花,6-7月结果,11月下旬开始谢苗,次年3月返青。常见野生于溪谷、田埂、草丛中或塘边。要求土壤肥沃,忌干旱,但适应性强,人工栽培每亩可产1000公斤以上,长江以南和华北、西北各地均有分布,适宜种植。
回复 赞(0)
我的回答
答案不满意?问问下面的专业人士
齐装网APP
微信公众号
设计报价在线咨询
设计报价客服
专业设计报价团队,历时三年的数据分析,根据上百万条案例数据分析,为您打造最适宜的设计报价方案
请输入您的问题或截图
齐装网APP
微信公众号